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预计达2.4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从旅游收入上看,预计创造1200亿元以上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83%。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5月4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商品消费相比,旅游、出行及餐饮等消费是受疫情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的领域。因此,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各类接触性消费场景恢复,居民消费信心和预期明显好转,这些领域的复苏势头会更为强劲。同时随着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恢复,居民收入也有所恢复,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改善。此外,促内需尤其是促进消费的恢复和扩大是今年各地政府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各项促消费政策也为居民消费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出行方面,“五一”期间出行显著改善。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日均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
此外,餐饮带动假日消费强劲增长: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1.4%。其中,餐饮休闲类消费大幅攀升,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6.9%。平台数据还显示,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00%以上,带动“五一”假日消费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有业界专家指出,火爆的“五一”假日消费折射出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活力,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用进一步增强。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恢复态势明显。
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2022年四季度为下降2.7%,增速为近7个季度新高。其中3月份市场销售增速明显加快。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2月份加快7.1个百分点。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为2021年7月份以来首次。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董礼华撰文分析称,一季度,消费市场运行加快恢复向好。但也要看到,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居民消费信心还需增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仍然滞后。
董礼华还表示,下一阶段,随着相关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居民消费意愿不断提升,消费需求继续释放,消费市场有望持续恢复。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稍早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整体实现初步复苏,展望二季度,我国经济韧性较强,居民消费潜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复苏,叠加‘稳增长,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释放消费潜力,社会预期好转,消费需求修复,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回暖。特别是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的旅游业与餐饮业,二季度假期较多,‘五一’、端午假期旅游需求将集中释放,旅游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相关行业实现较快复苏。”
展望未来,梁婧也告诉记者,未来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继续减小,叠加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保持一定支持力度,就业形势将持续好转,带动居民收入和预期回升,为消费恢复奠定基础。
在梁婧看来,“旅游、出行、影院等消费领域的供给将稳步增长,这些接触性消费领域的恢复性增长将是推动消费整体恢复的重要因素。此外,受益于供需两端房地产政策持续支持以及疫情影响减弱,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筑底企稳,家具、家电等住房相关消费对消费整体的拖累将逐步减小。政府和车企降价、补贴等将带动汽车消费回升,大宗消费表现有望在政策支持、预期改善等多重利好下逐步好转。因而总体预计未来消费增速将进一步回升,尤其是考虑低基数因素,二季度增长将达到两位数,或为全年的高点。”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