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不要忽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发布时间:2023-04-20 12:09:14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

减少大豆进口依赖需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在千方百计扩种大豆之际,不能忽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确保畜禽生产效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力争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从2022年的14.5%降至13%以下。这将进一步降低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饲用豆粕是大豆压榨后的副产品,粗蛋白质含量高,是养殖业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可以为畜禽提供成长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饲用豆粕需求量大幅提升,大豆进口量持续攀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2020年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下降,但进口总量仍然保持在9000万吨以上。我国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领域,进口大豆基本用于压榨生产食用豆油和饲用豆粕,每吨大豆可产豆粕约780公斤,绝大部分豆粕进入了饲料领域。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粮食安全结构性矛盾突出,大豆进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肉盘子”。

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是我国应对当前外部供给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从历史上看,实施饲用豆粕减量行动是可行的。我国畜禽养殖历史悠久,杂粮杂豆、剩饭剩菜、秸秆饲草一直是农户养殖的主要饲料,用玉米、豆粕当饲料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营养角度看,动物生长需要蛋白质,豆粕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比较多。现在人们片面地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实际上蛋白质含量能够满足畜禽营养需求就好,蛋白质含量过高会造成浪费。

从目前来看,我国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的情况下,畜产品和饲料原料进口下降,饲料粮用量特别是豆粕用量下降。2022年,饲用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降至14.5%,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饲料蛋白转化效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豆粕用量减少320万吨,折合减少大豆使用量410万吨左右。豆粕用量和大豆需求量减少,也是我国大豆进口量在2020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两年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随着国产大豆扩种增产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深入实施,大豆对外依存度还会继续下降。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潜力巨大,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调整饲料配方是关键之举。要通过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基本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要树立大食物观,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蛋白饲料资源,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充分挖掘利用国内蛋白饲料资源、优化草食家畜饲草料结构三大技术路径,加强饲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积极开辟新饲料来源,促进豆粕用量占比持续下降,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增强,优质饲草供给持续增加。

未来三年是实施饲用豆粕减量行动的关键时期,但全面推广和落实还存在一定难度。这是因为传统饲料配方使用了几十年,已经形成行业惯性和路径依赖,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此外,饲料资源开发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够,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瓶颈还没有突破,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豆粕减量替代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基础性工作研究,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强化节粮降耗减排、新型蛋白饲料资源生产政策支持力度。要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为行动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