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安旭东
【资料图】
窦店镇是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琉璃河、阎村、石楼都是本市粮食重要产区,“中国磨盘柿第一镇”张坊的水果种植面积也很大……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房山区众多温室大棚、果园遭遇灭顶之灾。
连日来,房山区农业农村局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组和保险公司的定损员们,一直在对全区受灾温室大棚、果园进行勘查和理赔。据统计,截至6日,已累计赔付14万余元,涉及窦店镇、阎村镇、张坊镇、琉璃河镇。接下来,随着全区多条交通干线接连抢通,还将有更多上了保险的受灾农户得到理赔。
桃农老穆,就拿到了理赔款。拒马河峡谷出山口的位置有家穆记桃园,因为种出的果子品质高,在十渡、张坊一带很有名。突发的山洪,让园主老穆多年来的辛苦经营打了水漂:树干粗壮的桃树都七倒八歪,那些刚栽下没几年的新品种直接被洪水冲到了山脚下,如今桃园里还有半米深的积水。
果园都冲成这样了,今后咋办?老穆说,要谢谢自己年初投保的“果树树体种植保险”。经过保险公司认定,穆记桃园达到了全损标准,8月4号就把9万多块钱打到了老穆的卡上。老穆说,这笔钱给了自己东山再起的资本。
可那些没上保险的农户、合作社,遭灾后就没这么幸运了。“直接经济损失1.3个亿!252个大棚需要重建,养殖的8万多公斤淡水鱼也都跑了。光清理场地,就得至少200万元。”记者在窦店镇泰华芦村合作社见到创始人肖希鹏时,他正站在铲车的铲斗里,刚查看完灾情,欲哭无泪。14年的心血,将近4亿元的累计投资,一场洪灾,付诸东流。
泰华芦村合作社是国家级示范社,占地近5000亩,其中400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占1200亩,淡水鱼养殖基地400亩,剩下的是3000多亩大田,可以承接中国农大的实验课题。合作社共有社员384户。
这么大的园区,为啥不上个保险?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山说,经历了疫情洗礼,合作社可流转的资金有限,为了控制成本,今年抱着侥幸心理决定“赌一把”,把上保险的大几十万元,投到了智能化改造上。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地处三河交汇处,巨大的洪流冲垮了大堤,洪水在7月31日中午涌向泰华芦村合作社。大棚倒了,棚里的菜绝收了;池塘塌了,鱼不知道冲哪去了;大田成了湖泊,玉米也被泡死了;办公区的几台压缩机直接被洪流推出了200多米远,滚到了大棚的顶子上。
洪灾发生后,肖希鹏和王玉山没睡过一个好觉,“闭上眼睛就是这些倒塌的大棚,我该怎么和社员们交代啊!”
除了动员社员们和负责人们一起找亲戚朋友借钱,肖希鹏告诉记者,银行贴息贷款也是个路子。“希望对于受灾特别严重的农业合作社,银行能够适当简化手续、提高额度和放款速度、放宽还款周期。”肖希鹏说,“我们合作社成功过,知道怎么让一片土地上长出国家级示范社。”泰华芦村合作社想要重整旗鼓,急需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