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明日方舟】「彼岸遥歌」征文活动评委个人视角(搬运)

发布时间:2023-06-13 18:50:03 来源:哔哩哔哩

这是本次征文活动的其中一位评委,广英老师的个人点评,原帖地址https://terrach.net/28973.html。 由于他的点评不仅仅局限于征文评分的几个维度,而是以自身的感性和文学理论知识,旁征博引细致入微地分析了每一篇参赛文章,不仅对作者来说是珍贵的反馈,即使对于诸位看官,这篇点评中蕴含的从文章的理念,结构,情节的设置乃至于到词句的运用的诸多观点,都会令人收获颇丰。故得到授权,以完整的形式搬运于此。

也借机替老师宣传一下《回归线》月刊,上月已经迎来了创刊一周年https://b23.tv/jfW4DRC。有想法的创作者也可以多多向他们投稿。


【资料图】

本帖是极光工作室「彼岸遥歌」同人征文活动预告【明日方舟】「彼岸遥歌」同人征文活动预告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的评委个人视角文评贴(征文活动已结束),同时也是我个人对于活动参赛文章的小小阅读笔记——本次比赛共有五位评委,因此我在这里的感受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当然各位还请放心,除我以外其余四位皆为很有文学素养的雅士。本次打分保证客观公正,绝无黑幕。     贴中文章顺序和排名无关,只是按照格里芬老师提供给评委的顺序收录。这是个浅薄的,愚昧的文评贴。本帖只代表我对参赛文章的个人看法,并不绝对正确——文学的世界没有权威,我之言语大多冒昧且笨拙。

1.在我们看文章之前的读题和设计规划(【明日方舟】「彼岸遥歌」同人征文活动预告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先前教孩子们写应试作文的时候,我反复强调读题和规划的重要性。其实这点对于创作来说也是相同的:对于自由发挥的同人创作来说,因为没有读题的必要,文章的规划更为重要。而对于征文比赛,同人征文这一类竞赛以及衍生创作,读题的重要性更胜一筹。    关于文章规划我曾经有写过帖子分享一些浅薄的看法,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虽然下面可能会有带链接的引用,有助于解释一些概念)。在这里,本帖的这部分,就让我们来详细看看命题创作的读题思路吧(笑)稿件要求:1.各位创作者以泰拉世界作为背景,以【知死】为主题进行创作。2.参赛稿件不限体裁(诗歌除外),字数上限为【20000】字,不设下限。3.参赛稿件要求为创作者【原创】【首次公开发表】的作品,避免洗稿、抄袭、过度借鉴等,违者失去参评资格。4.同一参赛者若有多篇投稿,则仅有评分最高的那一篇可以获奖。5.创作需遵循明日方舟世界观设定和已有人物形象,避免OOC等,允许原创角色。【注意点】为拓展创作的可能性,本次征文允许在尊重人物逻辑和事物运行逻辑的前提下对官方剧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再演绎,或者说,“描绘不同的可能性”。6.参赛稿件应符合各平台规定,不应宣传暴力、恐怖等错误价值观。     一般来说,征文的征文要求在给与作者要求条例的同时,也能反映出征文主办方对于征文比赛命题的设计能力,对文学创作扩展性的了解性(插一句嘴,不是说准备好奖品和赛程就能准备好一场征文比赛的,征文比赛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比赛命题的设计——好的设计自然能够吸引创作者。)。在这里,我们就尽量以一个作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些要求,做出分析:    第一条稿件要求的本质,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故事四要素中的的“地点”和“冲突”(关于四要素,可以看看这个帖子的19楼到28楼【【自不量力的指导】文写,奇谈,以及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又该想写什么。-泰拉通讯枢纽 (terrach.net)】)注意并非是固定,而只是限定:要求的“泰拉世界”本身是一个大地点,“知死”的主题作为故事设计的基点冲突,更是可以大加设计。在下面数段,我们将主要分析这个冲突。    知死知死,未知死,焉知生?首先,作为文章设计的逻辑基点,知死这个主题本身是非常简短而具备可拆解性的。这里让我们来使用创意写作的分解/重组法:首先将“知死”分解为“知”和“死”。    “死”是亘古以来,文学创作的巨大矛盾点和聚焦点之一——在我们不考虑古汉语言的一些释义的情况下(比如将死诠释为穷尽,蛰伏),“死”就代表生命的死亡——这是一种结束,终点的代表含义和具象化体现,死代表着肉体的结束,和精神的结束,两者合二为一。也因此,我们会注意到,“死”和“死”所代表的的结束,本身和“生”以及“生命”的可能,创造力,是具备强烈的冲突的:这样的冲突就是文章可以发掘,设计的地方。同样的思路下,正常人面对“死”的逃避和文章人物面对“死”时的面对也是可以设计的。此处只是两个以“冲突”角度发掘“死”这一限定条件的方式,还有更多的冲突和对立可供创作者们发掘。    “知”的分析设计则比死要开拓一些:它既可以作为名词,表示知晓,知道;也可以作为动词,表达知道的这个过程。它的对象也没有限定:是某个人即将知道自己的死亡呢,还是某人看着他人离死亡越来越近呢?我们先看死再看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知”的诠释会改变“死”的意义和价值,乃至整个文章的表达思想。由此,在分解后,我们得到了两个思路(以知为核,以死为核),以及其某些可发展方式。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明确:这个故事中需要有某种走向结束的过程(不一定是生命死亡,心灵的死亡也是死的一种),这个故事需要有对这个“结束过程”的认知表述。    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致明确了“地点”和“冲突”的范围角度——而“时间”和“跨度”则是我们可以自由设计的部分。    第二条稿件要求限定了参赛字数:20000字以下,不接受诗歌。作者只需要注意不要超字数就好。    做一个延伸拓展,一般来说,字数要求会有上限和下限。以文学性限定写作的角度,我们往往不会关注这个字数下限,而是注意字数上限——上限意味着作者需要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作品,展示思想内核,讲好故事。对于同人创作和非连载网络阅读来说,20000字算是中长档,是比较好写的类型,作者们有时间做出充足的规划。如果这个字数要求下降到5000,甚至3000,那么征文的难度就会急速上升——在有限的文字中讲好故事,打动/震撼读者,是一种文字掌控力的体现。    第三条稿件要求是版权说明,第六条稿件要求属于红线。第四条稿件要求是补丁条款,避免一人包揽多奖,无需说明。    第五条稿件要求很有意思——本条在文章人物的OOC上做出了限制,但是开放了原创人物和官方剧本(时间地点)的端口供参赛者修改。这本身是一种鼓励创作的方式,同时也是二创环境的一种妥协(二次创作中,原作背刺并不少见。而且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好的点子修改部分无关痛痒的设定,是可以被允许的。)

2.丽塔·斯卡曼德罗斯(红豆ormosiao)【彼岸遥歌】丽塔·斯卡曼德罗斯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用心对于文章的设计:从叙事方式上,本文以双时间为轴,采用了现在/过去的交替呈现。时间的交替形错杂叙事和直叙本身并无优劣,往往根据作者所需要的呈现效果来选择。在本文中,作者如此设计,呈现出了多重效果:首先,在回忆中的具体事件,能和现实中丽塔老师的反应所匹配对应,能够帮助读者们更好的共情人物;其次,交替呈现本身也是取巧的双线叙事表达方式,却能够保证规律交替下的线性发展——双线叙事的优势在于彼此容易映照,对比,交叉,重合,同时线性发展避免了断裂,碎裂,闪回等在这篇直叙文章下有损观感的呈现效果。这是一个用心的设计(和最初几个部分相比,作者在后面开始讲述的部分每一节叙事刻意缩短了,有助于避免读者在时间跳跃下阅读产生割裂感)。    我个人愚笨的感觉啊,浅薄的觉得,这篇文章在“知死”的主题下,可能是有一点点问题的——文章更多侧重于了“死”,讲述了一支小队走向死亡的过程,但是缺少了一部分关于“知”的诠释。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很好的利用了征文规则的第五条,利用原创人物衍生了第二支风暴突击队,支撑起了故事的人物框架。    另一方面,也许故事的语言可能也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这样一个部分【丽塔老师有些忧郁的抬起眼,在今天,在此刻之前,我始终无法想象犹豫的眼神和血与火的愤怒眼神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今天我看到了。】这一句如果连用的话,主语就同时是“丽塔老师”和“我”了?也许可能需要稍作修改哦qwq    另附,如果有条件,如果想要详细/写实化移动特种作战的场景,我个人愚笨的想要建议作者,也许可以尝试阅读“索多玛天空的群星”中的行动部分,或是《白鲸》中的船上移动行动部分?这两个文本都具有移动作战/行动的写实描写,和环境与人物想法的有效结合。这部分并不是说作者写的不好,只是我个人愚笨粗浅的认为这两个文本是能够给作者创作带来帮助的qwq

3.在柳海中沸腾(贞德赛高)#彼岸遥歌#在柳树中沸腾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这篇文章先前开始阅读的时候,是能够感受到作者明显的语言习惯和风格的——作者明显擅长对于一个场景,一个行为动作的聚焦描写。无论是文章中环境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典型的例如第三段),还是富有意象化的动作行为描写,都能体现出作者对于一个个精确小段描写的细则把控。 我曾经和导师聊天的时候提出过一个观点:汉语言写作的文法语言是相当奇妙的东西。如果将我们的日常用语比作离散的气体,那么文学家们一直追求的是如何让文章文法语句变成固体和液体——或是像莎士比亚文学那样语感绵延流长,或是如同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那样大巧不工。这篇文章在小段语言上就非常具备连续感,节奏感,看得出作者很擅长在脑海中构筑推演一段行为环境再付诸于纸上——这种写作方式如果能非常精细化,是很厉害的。    江面十分宽敞,进入炎国以后,她们便在炎国的复杂的水系上晃晃悠悠地度过了数天。在宽阔的江河上行舟,依偎着荡起的波纹,清净如明镜一般的水面也出现了几缕毛疵。风不知去哪里玩耍,这几天的炎国是无风的,所以这叶扁舟行的更加缓慢。从云梦庭中行出,听闻这古老的名字沿用至今,便能感到一丝的欣喜。顺着资水而上,历经了重峦叠嶂的山谷,和江两旁的吊脚楼里的人家,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    嵯峨双耳微颤,随后立刻俯下身来,几乎贴着地。箭飞快的从嵯峨头上飞过,嵯峨的动作晚一点就会有致命的风险。箭声铮铮然,从嵯峨的耳边飞过,射下几缕乌色的发丝。随后一腿突然发力,侧身一跃,另一只箭从小腿擦过。嵯峨手持戒刀,双目赤红,身后留下一阵虚影,在她背后仿佛出现了一尊怒佛;长刀一挥,带起一卷落叶,正好将第三只箭砍作两段,分别从嵯峨腰的两侧飞过    在速度上,本文是非常典型的线性叙事提速文。这篇文章的速度是一直在提升的,从慢速到快速,并随着两次矛盾爆发最终到达最高。和一般文章不同,一般文章的速度指向标往往是“动作”,而本文的速度指向标则是“冲突”。这个冲突不是文章构筑时意义的冲突,而是人物,立场间矛盾的冲突。从两人刚到村庄,矛盾未出现时的嬉戏打闹到文章最后人物对手场景设置,速度随着矛盾一并提升。同时,“知死”的主题也体现的明显了——存在人物知道死亡并面对,以此为轴衍生出各个人物的行为-意象-行为。在此基础上柳树和坟的类比在文章中就很精巧了——是一种生命力的迁移(也许也是随洗礼矿石病的迁移?)。    最后冒昧的提出自己的一点愚笨浅薄的看法:一是作者也许擅长小场景段落动作的构筑,但是对于大方向的构筑和文字分配有一点点不熟悉......这篇文章的矛盾冲突点似乎大多聚焦在后半段,高速度,高密度下显得文章分配不均衡,能够感受到后半部分作者动笔似乎也“赶”起来了?当然这是我浅薄的愚笨的看法啊qwq    另一个,矿石病去世不是会尸体粉尘化吗(参考源石尘行动?)也许是文中洗礼的特殊性?(如果是的话也许应该在文中标注一下哦?)

4.沙雪坚心(木场夕立)沙雪坚心【彼岸遥歌】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非常,极其优秀的群像型。鲁迅先生曾在书信中提过:“试看凡有木刻的人物,即使是群像,也都是极简单的。”虽然这里所指的是版画雕刻上的群像,但作为相同对人指向表达的艺术创作,书画并不分家,群像描写中构筑各个鲜活人物本身是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情。群像小说对作者的文学功底,思维逻辑和整体素质要求非常高(水浒传,冰与火之歌等),而本文的作者在掌控力上做到了,于是本文的呈现效果非常好。    本文的群像类型是比较典型的“在某个巨大背景下,个体的选择,思考,决定和命运”,而且本文侧重于“个体的选择和思考”上,将“决定和命运”作为前者的派生。当然本文在选材上相较于群像剧是具备天然劣势的(群像个体从人物角度是可以在制作前期分类为对立,中立,顺从三个角度。统一罗德岛的立场让其缺少了绝对对立的角度)。作者的补偿手段是人物个性和特性的鲜明化,利用人设做出了相同角度下的不同人物分化,非常精妙。    在这样的指引下,作者也采用了非常规的矛盾处理方式——一打开文章,就能感受到文章的速度是快速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引出矛盾,而是直接引出了一个危机(刻刀生死,乌萨斯军的追击)。随着危机的缓解,故事的速度逐渐放缓,强烈动词频率骤降,同时矛盾逐渐出现——这篇文章的矛盾体现在人物的思考,反思(和选择)上,不同的人面对“死”的思考。而且本文对于“知死”的诠释也并不单一:文中有人思考的“死”是死亡,有人思考的是心灵的疲惫,有人思考的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有人思考的是死亡来临的恐惧,还有人思考的是知晓通往死亡的路并避让……群像的优势之一便是统一文章呈现不同的思维维度和角度。    总之是非常优异的文章,体现出作者很厉害的文字功底。

5.直到钟声敲响(乱言-Ly)直到钟声敲响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这是一篇在文章开篇便挑明主题,声明内涵的文章,可见作者在文章规划阶段就做好了对“知死”这一主题的思考。在文章开篇部分,作者的思考角度非常明确而且有所调理:人终是要死的,给死亡做了肯定的明确定义,并以此作为衍生,开始引导读者们“死亡作为既定的归宿,是无法逃避的,那么和死亡对应的生应该如何去看待思考呢?”    这是一篇以艾丽妮为第一时间,直接线性叙事的文章。故事的聚焦顺序并不复杂,直接顺序和逻辑为人物-环境改变-思考-危机-思考-总结。本文文章设计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故事利用环境的改变来引导了角色回忆,进行思考,而思考的结果直接作用于危机。这使得这篇文章无论是在同人性上人物的互动表达,还是文学性上的思辨都有所展示。    这篇文章是比较典型的(障碍和鸿沟)设计。(关于障碍和鸿沟,可以看这部分:【自不量力的指导】文写,奇谈,以及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又该想写什么。-泰拉通讯枢纽 (terrach.net),4.5节,62楼)。本文属于鸿沟设置上的内心冲突(主人公自己的欲望追求(生存,恐惧死亡的本性)和内心的某种性格(后天受到的教育,面对死亡的现实需求)产生的冲突)。而结果上则是在危机之后,主人公跨过了原本阻碍她的鸿沟。文章很忠实的一一个鸿沟围绕主题,具备连贯性的贯穿全文。    和文章思考结果所一致的,是文章的情绪起伏并不大。在文学写作中有这样一个公式:【(情绪=((人物欲望-环境欲望)^2)*(人物欲望*环境欲望))】,他的简化版是【情绪=人物欲望*环境欲望】。这个公式所代表的是:“人物欲望如果顺从了环境欲望,就会输出一个正面的情绪,反之会输出一个负面的情绪;这个情绪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人物欲望和环境欲望各自的强度,以及人物欲望和环境欲望之间的绝对值。后者比前者更加能够影响表达出的情绪。”而在本文中,作者并没有强烈的刻画这两个欲望,而是非常简单的“从求生欲到直面死亡的认识”的转化做过度,并补充以大量的个人思辨,以此做到了文章表达上越往后越平静的效果。在“了解并和自己面对的死亡和解”这样的一个主题下,这篇文章的这样处理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故事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进展已呈现“不要温驯的走入那个良夜”的效果,而是非常简单的表达了“如果走入那个良夜是必要的,那就平静的走吧”的思想内核。    总之,是一篇侧重于思辨性的好文章。给我一种看《雾》文中奥古斯托随着思辨的独立个性的感觉。

6.永生者死后会前往英灵殿吗?(aleph的法则)[彼岸遥歌]永生者死后会前往英灵殿吗?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534319?from=search&jump_opus=1    在这次征文比赛中,终于看到了这样一篇弱故事向的文章。这篇文章并不以完整叙事为目的,文字运用的指导目标弱于“讲述时间”而更强调于“调动情绪”。作者自己也表明,这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故事,而更接近于一种个人思想表达的产物,一个载体承载自己对泰拉大地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方式必然会在加深哲理性的同时减弱文章的可读性,这方面的权衡是需要作者自己设计的,而非读者指指点点(比如愚笨的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是挑读者的(我还挺喜欢的(笑))。    这篇文章的标题有PKD的电子羊的味道,文章中也有一定的科学幻想风格。像是前面几篇文章笔记,我都有分享一些比较学院派的小玩意儿给读者们,帮助理解和解读文章,也方便未来创作(学院派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死板枯燥(悲))。但是这篇文章比较特殊,所以这里就做一个阅读扩展吧:语言上《1984》,叙事上《北美殉道者花园》《传奇十四章》,思辨/逻辑-恒远的科技和生命本质思考《存在与时间》。

7.这灯一样惨白的冬天(黑海_kokkai)【彼岸遥歌】这灯一样惨白的冬天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这是一篇不到两千余字的短文章。在我印象之中,这一次征文在5000字以下的文章屈指可数。我个人其实是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短文章的——先前在前面的“在我们看文章之前的读题和设计规划”部分,我就提到过,写好精巧的短文故事的难度远远大于写好长篇故事。    这篇故事依托于故事剧情“乌萨斯的孩子们”中真理的部分,属于拓展演义(根据已有结果推测创作发生过程)。故事的发展结构很短,并且以地点作为区分,呈现为两个部分:屋子中-天台上。短结构下每个结构部分的象征意义都非常重要(因为高效的调动少量文字,必须有条理和规划性),本文的表征象征呈现为:屋子中-两人(在学生团中)困苦绝望的求生日常-人面对生活的过程-人物形象的设立;天台上-两人经历结束绝望的决策-人面对生活的困难的结束的方式-人物形象所面对的结局。我们会注意到,两部分都有一定的对应部分,而且对应泾渭分明——这是很好的在简短字数中利用字数构筑故事的方法。    关于主题“知死”,说句实在话,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愚笨,我不太能较为明确的摸清作者对待这个主题的解读释义,只是大概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探讨一个和死亡终点面对时候/过程向对应的母题,却没办法更精确一步了。这是我的阅读能力有限,必须和作者说一声对不起。这里说一下我愚笨个人的阅读角度吧,“聚焦于在希望到绝望的过程中寻找求生的意义。”    我个人看的时候,其实想到的是奈须蘑菇的“空之境界-俯瞰风景”一文。在俯瞰风景中,作者将人在生活中挣扎,和面对死亡的态度抽象扭曲为了“漂浮”和“飞行”,我们在这里不做复杂的概念解读,只是这样理解:“漂浮”终会坠落,是短暂的,而“飞行”才是长远的。我个人愚笨的将文中的自杀解读为“在理解死亡中获得一次活着的实感,只需要一时的勇气”。这样的勇气只有在这种短暂的活着的实感存在的时候才存在,本身也是短暂的,因此是属于漂浮。而文中“害怕死亡的我就会得到重生”,真切的有活着的欲望,仍然在困苦中挣扎求生,才是长远的漂浮。也许以文中的概念来看,薇卡选择走入“这灯一样惨白的冬天”,而安娜则选择告别“这灯一样惨白的冬天”。一人追求了短暂的实感,一人则长久的飞行。再往也许过度的,长远的,我极度个人的解读——“自杀没有理由,只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换而言之,人需要能让自己飞起来的方式和思想精神,而非一味地追求脆弱的漂浮。    这篇笔记的主观部分很多,如果冒犯到作者,非常抱歉,还请联系我进行修改删除。

8.一个名为黑键的伯爵决定去死(ジェメナイ)【彼岸遥歌】一个自称黑键的伯爵决定去死【键垩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876179?from=search&spm_id_from=..0.0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篇文章的角度其实是一种“面对自我毁灭倾向,反抗和重生。”我突然想到了几个以前教的有自残倾向的孩子,现在日子过的也很好,不由得有些唏嘘。想要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近况,却又想到现在是夜半三更……那还是不扰民了罢。    这篇故事采用的是总体线性具备片段闪回的片段叙事,构筑目的和方式非常简单:前三个片段构筑环境,人物,基调,让读者了解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并作用于第四节,顺理成章让具备防抗精神的黑键做出自我结束的选择;而第五节则反向服务,以“生”体现“知死”的主题(具体我们在下面详聊这一部分)。    先来说说这篇故事的母本原型——《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处女作。一个讲述主人公欧维想要干干净净体面的自我结束,却总是悲命运所打断的故事。和这篇名为《一个自称黑键的伯爵决定去死》的故事对比,其实两文具有主题的相似性:其一是“生与死”,其二是“人和社会,人和某个人的关系(爱情和友情)”。    在尼采的《善恶的彼岸》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紫砂的念头是个极大的安慰,借此,一个人可以成功的度过许多令人不愉快的夜晚。”黑键选择在文中第四节末尾选择的自我的终结有各方面的原因:年少被囚,自我表达被束缚,兴趣不能展现表达,不应当承担的责任。《欧维》中欧维的自我结束,是一种对这个自己无法忍受的世界的拒绝,一种解脱,而黑键在本文中也具备相似性,只是这种“拒绝”更多体现在“抗争”之上。    文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也许是作者有意设计——黑键的反抗在功能性,目的性上并没有成功,他并没有完成自我结束。但是因为他能做出反抗的选择,他才有了跨越哪怕是傀儡的“伯爵”身份——非近代欧西文学的作品中,爵位的身份往往在故事中具备特殊的景观,而在本文中“伯爵”的身份也具备“阶层”的含义。因为跨越了阶层,所以黑键能认识白垩;因为认识了白垩,所以原本一心求死痛苦折磨的自己能够感受到生的意义,说出“就在此刻,我感到无比幸福”。这就是这个结尾小节面对主题的反向服务:在表达上以“生”体现“知死”的主题,在具现上则是“原本求死的痛苦”反衬生的美好。

9.加州旅馆(亚麻)【授权文章】加州旅馆-泰拉通讯枢纽https://terrach.net/28688.html    非常精巧而且精妙的文章,水平水准堪称同人作品的上上称。典型的少字数,强内容文章,技术水平在这次的参赛文章中属于文学性上游。    首先是语言,本文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这篇文章主体使用的是类白描手法。除了第一段和第八段,全文在整体表现上有非常明显的白描三痕:不求背景,不求细致,不求华丽。在四千多字中保存近三千八百余字的此类语言习惯其实是非常考验作者笔力的——长而连续的描写往往会带来阅读感上的枯燥,如何缓解这种枯燥感是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水浒传描写李逵,是借助朴素粗浅而直率有趣的“黑蛮子”人物来缓解这种枯燥感,而本文则使用了另外的方法,非常精妙。    在语言之外,这篇文章则非常明显的脱胎于海明威的《杀手》一文——文中也有大量的元素在致敬这一点:比如最为浅显的,和《杀手》一文相同的名字“艾尔”“麦克斯”“奥尔,安德瑞森”,又或者同样是“两个人来吃饭”的开头……再到深层,海明威最为出名的便是其的冰山理论,而此文更是运用冰山理论到了机制。(如果您没有注意到,可以看一看在这篇文章中,夜刀上菜的时候是不是故意上错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上楼呢?四件事情又是什么呢?)这些露出水面的冰山,暗暗出没一角的线索,最终让故事走向和海明威原文截然不同的方向——出乎意料,却合乎文章。    本次征文的主题是“知死”,而这篇文章对于征文主题的诠释堪称一绝。不被允许活着的奥尔.安德瑞森逃累了,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未知的死期;杀手们满怀着对生活的信心,投入畸形的工作,而我们知道他们即使在这一次活了下来,拿到赏金,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死在下一个“加州旅馆”中。从宏观的角度,我们会发现,正在造成这种病态的“知死而死,不知死将死”现状的,是这个社会的机制:赏金和追猎,贪婪和背叛。也因此,想要逃离这里的夜刀和黑角才会选择“随便走向哪里,只要离开哥伦比亚就好”。文章的最后一句“是任何人留在这里,都会成为奥尔.安德瑞森”的真正含义,是留在这片土地上,就会被私欲同化,陷入病态社会的死亡漩涡。    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名字吗?加州旅馆——一首感慨真正摇滚精神逝去后,无意义和堕落席卷社会的歌曲。    这篇文评对这篇文章更多是在写技巧和解析,而不是像其他文评一样分析——因为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水平已经非常高超,注意承载这种赞美和解析了。这篇文章作为二创文学,越过了高之又高,深之又深,感动自己的个人化写作之槛,达到了另一个境界——粗浅简单,却深奥玄妙,大巧不工。这篇文章只有4000余字,但我很喜欢它。

10.超越永恒的爱情之死(盐酸盐酸盐)https://chahuahui08761.lofter.com/post/4c3bbb90_2b8d9aefe    “我的幻想是里的博士总是觉得,事物不尊重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论,他所觉得真的东西就一定会成真。我现在已经不再是博士,我成了我,弄些乱七八糟的杂烩,加些王小波和马尔克斯。他们的爱情高楼是拔地而起的,只是有些人生来就在天上;我们的爱情大厦浮在空中,但有人却被重力束缚了。”    这不是文评,而是一个笔记。作为一个作者,和大多数玩家相比的老年人,已经结婚的社会一员,文学研究者和学士,我能聊得东西很多。但是作为人,情感,情感的认识和三观,我没法说什么。Chatgpt世界唯一,理解不了三十五亿分之一普通人的爱情,而每个三十五亿分之一,乃至七十亿分之一也都是独特的,只能在观念上触碰彼此,无法绝对共情。只能说有些事情翻篇过去了,留下一生叹息。    作为一篇征文文章,在“知死”的诠释上,这篇文章是有点跑题的——无论是生理的死亡还是心理的死亡,亦或是情感的死亡和结束,本文都有点偏(诠释为情感的结束时,缺少了“知”,更多是从结果往前看)。如果这不是一篇征文,那该多好啊。这是一篇好文章。从文学性上来说,我目前看来所有的文章,在文学性上这篇和加州旅馆一样优异,只是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碎段的随文。只可惜这是一篇有主题的征文参赛文。唉。    我见那作者被重力束缚在大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倒悬的高楼;我发现我也在地上,天空还有人在坠落,源源不断。人是身在天上的,是幻想里的博士;地上的人则是现实的,回看还在天上的爱情,聊聊王小波和马尔克斯。

11.短暂的告别(匿了匿了)海蒂x凯尔希 | 短暂的告别-匿了匿了https://heleankang489.lofter.com/post/1d097f39_2b8e551a8

聊天文章之前先来聊聊在本文中一闪而过的戈尔丁吧。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其实对戈尔丁还是有一定理解的——许多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时常会感受到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的来源是多方向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中期甚至晚期(当然国内乃至世界上也有不少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在这串闲聊的范围之内)。戈尔丁在教育文学方面的绝望来源于她过于美好的期望(仅仅教育文学方面,在剧情中她的自我终结还包括了其他的因素)——她希望在糟糕的社会环境中,被教育者能够保持良好的道德三观;但社会环境下的被教育者所激发的恶和好斗的本性。这种绝望的本质其实是两个人们应该对教育有的认识的缺乏——其一,在群体角度,教育是需要环境协调的。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克服人性天生向下趋势的一种培养,良好的环境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人的这种自我向下的倾向;其二,教育是滞后的。一代人的教育需要在五年,十年,乃至更久之后才会显著的作用于社会,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这只是看到这篇文章出现人物的有感而发的题外闲聊(整个舟游在职业因素上给我比较大印象的非主角人物有阿玛雅和戈尔丁,翻译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这并不是一篇长文章,通篇只有两千一百字。我先前提到过,在短文章少字数和长文章多字数内讲述同样的思想内核,难度是截然不同的(注意是思想内核不是故事内容。故事内容上限很大程度上直接和容许的文字量,以及使用文字技巧相关。)。本文作者采用的应用方式是比较典型的技巧:利用小的故事背景,聚焦一个事件,一场对话,让故事高度聚焦——对笔者而言,一个小的背景往往最有利于掌握。世界背景越大,作者的知识和能力就越被稀释。世界的背景越小,作者越容易调转笔锋,精益求精(详细可以看这个帖子的2.3.5,29L,【自不量力的指导】文写,奇谈,以及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又该想写什么。-泰拉通讯枢纽 (terrach.net))。本文故事聚焦方式很简单:设定小场景(坟墓前),设定小动作(仅仅以对话形式),设定少人物(凯尔希,海蒂),聚焦具体主题。    在作者的后记碎碎念中,作者也表达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两个主要思想:第一是我狂磕cp但是我不希望海蒂只与爱慕凯尔希的形象绑死”,第二则是海蒂和凯尔希的人物性质冲突(断生/长生,视野与极限等),以及海蒂如何走出偶像的阴影,反而在偶像的光影下走出自己的道路。文章的主要构筑思路和阅读思路是以阅读对话体出发的——分析人物对话,寻找人物对话和非对话部分人物思想的关系——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人生本就短,很多时候曾经看来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未来更加成熟的视角来看并非如此牢不可分。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

12.奥斯汀的来客(宙页dayのknight)  【奥斯汀的来客】(蔓德拉if线)-宙页dayのknight

https://zhouyedayknight.lofter.com/post/1d5351e3_2b8f13b60

虽说作者声称这是蔓德拉的if线,但是故事并没有修改和增加过多的设定。这其实是一种科幻小说的构文方式:修改一个条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尝试推演事情故事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或文章进程的推移,一点修改的条件所造成的的影响一般是会逐渐扩大的——结果就是有了越来越多的留白空间供给读者的自由发挥。这篇文章中,曼德拉最后的变化和觉醒(这个词也许不太合适?跨越鸿沟?)也是随着这种“空白区”的扩张而顺理成章被作者所导向的。    这篇文章在故事类型分类上,是属于“教育救赎-救赎”类型,可能在最后掺杂了一部分的“考验”,即“一个坏人变好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这里我们要着重于区分故事类型中“救赎”和“死亡救赎”的区别(【自不量力的指导】文写,奇谈,以及当我们写故事时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又该想写什么。-泰拉通讯枢纽 (terrach.net)),还是这个帖子,4.2,55楼)。但这样也不是一篇典型的救赎的文章,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人物的初始状态本身已经失忆。文章使用了闪回采用剧情文本来对人物曾经的“走向恶的过程”做了补充。    作者在这篇文章采用的技巧是,构筑一个环境,然后利用三次访问作为打破环境的事件。各位可以想象我先是创造了一片平静的湖面,然后以此丢入三颗石子儿。每一次访问,本质都是以此对文章人物思想的交流甚至拷问,也是刺激人物觉醒的诱因。这篇文章也是在这些拷问中表达了文章观念:蔓德拉的“死亡”是一个分界点,她“知晓,经历死亡”的“经验”让她逐渐思考和感受周围,补全了缺失的人性。    最后粘贴一段奥斯汀教堂我能查到的内容,不知道适不适合文章设计有联系:圣奥古斯丁修道院(St Augustine's Abbey)这座建在废墟上的修道院是坎特伯雷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处,由圣奥古斯丁于公元598年修建。在这片遗址中,不仅包括了圣奥古斯丁修道院,还有一些较小的遗址,包括一座7世纪的教堂和一个诺曼底风格的教堂,这里也是一座博物馆。

13.林中的复仇者(无尽的苹果)【明日方舟】林中的复仇者-无尽的苹果

https://wujinhao13003.lofter.com/post/4d02ce84_2b903e641

在先前的征文中,不乏呈现高度文学性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是浅薄愚笨的我在参赛文章中看过以来,将同人性和文学性结合的最好的一篇。这篇文章对于“知死”的诠释是多层面的,最为表层的诠释就是对死亡,屠戮的理解:军队屠杀村庄,也有人会举起弩箭;猎人狩猎猎物,同样在警惕体力不支和受伤。再往下则是“改变”,多层次的改变:村庄平静生活的改变,人物生活经历的改变(以及最后罗德岛上的改变)。这种文章中潜藏的改变,是人物心灵“先死去,再慢慢的重新活过来”的契机。完成改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成熟的过程,之后便可走向回顾——换而言之,这篇文章是在解读上和前面几篇文章都不一样,是先死后知的。    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切入角度,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经看到过的norah的《大雪》一文(【浅雪轻吟】大雪-泰拉通讯枢纽 (terrach.net))。但两篇文章从叙事技巧到故事思考角度都不一样。这里并不过多展开关于“大雪”一文的解读,只是回归本文《林中的复仇者》——在我第三次慢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意识到这篇文章居然很巧妙的将“过往设置为了鸿沟”。以下的解释我尽量用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要太科班的语言进行解释:    这篇文章的叙事是:在看到最后一节之前,读者视角下,是“现在”的主人公在“复仇”,同时回忆“过去”的生活。此时的现在是现在,过去是过去。但是在最后一段,读者读到主人公来到岛上后正式走出过去的阴影的部分,才会发现,这一部分才是“现在”,而先前主人公的复仇则是伪装成“现在”的“过去”,回忆则是“过去的过去”。因此本文的鸿沟设计在“过去是需要跨越的鸿沟”的前提下,悄无声息的完成了转换:对于没有来到岛上的主人公来说,她还在复仇时,过去美好的生活成为了她如今正常生存的思想阻碍,是鸿沟,而她仿佛尝试跨越而没有成功;而对于现在在岛上的主人公来说,过去的复仇生活,过往的经历统统成为了待跨越的鸿沟,而她跨过去了。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否让大家理解,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故事设计这个领域是非常巧妙的。    是好文章。

14.他死在高尚的枝头上(不想好好定名字)[同人文] [灰喉严肃个人向] [彼岸遥歌]他死在高尚的枝头上 

https://bbs.nga.cn/read.php?tid=36146458

首先,这篇文章是很长的。在长文章的前提下,这篇文章的构筑缓慢,扎实而沉稳。这是一篇叙事推进的文章,就连“交流”都不再服务与对话和表达思想,而是为了服务事件和冲突。如果我们将文章分解,其实是能够分解成数个“事件”的,这些事件成递进性,缓缓推动:这意味着事件排布遵循两个前提,一是某些事件具备顺序性,一个事件的某个明线发生后才能容许之后某个事件的发生;二是大多数事件遵循事件程度和性质的加深,无论是交流深度,冲突,还是残忍性。这篇文章看起来像是有大纲的,虽然我不太确定作者是否有做大纲(也有一些天赋异禀的作者能够不需要大纲就捋清所有事件的构筑,这是一种天赋)。总之这样的构筑必然是需求技术力的,而且需要的技术力随着文章长度的增长而类似指数增长。虽然我前面仿佛强调“在短文章中表达思想展现故事”是一种技术力的体现,但是在长文章中表现技术力,讲好故事,也是值得肯定的。    这篇文章在“知死”的解读上是不太适合展开的,这篇文章的形制决定了,如果我分享我对文章中知死的诠释,容易影响到读者们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篇文章很特殊,他的叙事和形制展开来能说很多,太多了,而且涉及一些专业性而且大多数读者不太容易理解,就不展开了)。作为补偿,这边我分享一个我个人认为适合的阅读角度:从“死”出发,看看文章中的“死”,思考“死前”原因和“死后”后果,然后将他们对应。以及活着的人,看看他们的活法。    文章的语言很有意思——这篇文章的语句构筑是比较偏长的,有较多的比喻和句内形容。这样的描述和语言方式其实是有点挑读者的——如果读者自身拥有比较好的对文字的联想建模能力,就会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长文章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力量,例如阿城的《三王》。但这篇文章的长文字构筑比较倾向于中段长文,一句话完成一个长的形容,而每一个小段都形容一部分。这种方式就很有意-欧文学的感觉,比较特色的就是《树上的男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