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大家一定要警惕,再说一遍,这是骗子。”近日,针对有传言称“不认证就要停发养老金”一事,人社部在其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辟谣声明称,这一消息不真实。人社部还介绍了3种认证方式,即使没有认证也不用着急,退休人员主动和人社部门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据悉,近日有传言称“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不少网友开始担心,并关注我国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问题。
对此,人社部官微发布辟谣声明——岁末年初,又有骗子蠢蠢欲动,盯上了大家的钱包。声称“退休人员不赶紧认证就要停发养老金”,甚至假冒人社部官网发放津贴,诱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大家一定要警惕。
人社部介绍,武汉、成都、哈尔滨、郑州、呼和浩特、长沙、福州等多地人社部门已发布公告予以澄清,不少地方的人社部门还在相关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方式。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所谓的养老金认证,是指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开展此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
人社部有关司室负责人介绍,可通过3种方式进行养老金认证。第一种是刷脸认证。人脸识别自助认证,通过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进行认证。第二种是社会化服务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出上门认证的申请,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协助认证。第三种是数据比对。人社部门通过和公安、民政、医院、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情况。
即使退休人员或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在认证期限内没有办理认证,发现养老金被暂停,也不用着急。人社部提示,退休人员主动和人力社保部门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对于我国养老金的运行情况,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都是大于支出的。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我国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依法享有养老保障。